日志正文
|
||
诗词赏析(第三十期) 文/冷雪散人 本期解读的是添雪女士之《七律·青色》一诗。 附作品原文: 蕴气相生散九垓,不教明净涴尘埃。 铭之史册风云许,绘以瓷瓶浓淡开。 眸转曾经知己去,山眠期岁待春来。 襕衫司马泪痕在,一曲琵琶莫浪猜。 译文: “青”的气息蕴蓄于天地之间,相生散布于辽阔的九州大地;(它)不令使明媚净洁的自然万物,受污浊于尘埃之下。(它)犹如风云般变化莫测的事迹,堪铭记史册加以称许;将之浓淡空灵的色泽,描绘于青花瓷瓶上则逸雅绽开。而于转眼之间,曾经令人青眸的知己竟已悄然逝去;目下休眠的山川,正期待着新一年春的到来。——啊!那身着襕衫的江州司马(白居易),他脸上泪痕尚在呢;只因一曲凄凄琵琶乐声惹人泪目,大家就莫要胡乱猜测了。 赏析: 首联:“蕴气相生散九垓,不教明净涴尘埃。”在此作者通过“蕴气相生”来表明了“青”之所在,而“九垓”即天地间,九州八极之域。然后以“不教…涴尘埃。”一语,点明了“青”于天地间的使命。可谓起笔壮阔,满目青翠,一幅生机盎然的景象。 颔联:“铭之史册风云许,绘以瓷瓶浓淡开。”在此“铭之史册”一语,乃成语“青史标名”之化用。试想“青”能让世间万物焕发生机,一派盎然的功绩,的确足以大书一笔彪炳史册了。而对句之“瓷瓶”,于此当特指“青花瓷”。青花瓷乃中国瓷器的主流品种之一,属釉下彩瓷。然青花瓷瓶身的描绘纹饰基本呈蓝色为主,故而诗句大抵只是承青花瓷名的“青”字立意吧。 ——另外,“风云”名词,而“浓淡”形容词,在对仗上不免有失,或许就借以青花瓷上主流图像落笔,亦可酌量一下吧。 颈联:“眸转曾经知己去,山眠期岁待春来。”在此“眸转”即转眼之间,意在时光的流逝;所谓“知己”乃视己心悦者,使己青眸者为知己,以点明对“青”的热爱。而从“曾经、山眠(秋冬休眠的山峦)、待春来”诸语,指明了随时光流逝,“青”已是暗然消退,并期许着“青”的蓄势待发,赶着春天的脚步再度郁勃之情。 尾联:“襕衫司马泪痕在,一曲琵琶莫浪猜。”在此“襕衫司马”即江州司马,指唐代现实主义诗人白居易,唐元和十年(815年),白居易因越职言事,遭诽谤贬为九江郡(江州)司马。次年秋其至湓浦口送客,有缘闻转徙江湖间的乐女弹奏琵琶,由此创作长篇叙事诗《琵琶行》。其《琵琶行》诗结尾曰:“莫辞更坐弹一曲,为君翻作琵琶行。感我此言良久立,却坐促弦弦转急。凄凄不似向前声,满座重闻皆掩泣。座中泣下谁最多?江州司马青衫湿。”然于此作者不仅借其情节表达美好的情景易逝,此层隐隐的恻怛情怀,大概亦有意暗引末句“江州司马青衫湿。”之“青”来扣题吧。 总结:视全诗首先是对青色恢弘的讴歌,进而就美好景象流光消逝,虽有重聚的期冀,但终究令人惆怅的感怀。然作者就为什么要咏“青色”之主题,所将抒发主旨似乎不甚明晰,又过多的着重于对“青色”的烘托,以致笔触挥洒间颇受桎梏,于总体意境上转合中的沾带乏力,略显跳脱之感,因此使读者难于产生印象强烈的共鸣吧。 然视之“咏颜色”这一主题,本人亦曾有所重思量。——就为什么要咏某一颜色,此一颜色有蕴涵着什么妙趣、意韵、喻义呢?咏之又将表达什么深层用意呢?且将常见的诸类颜色作反复畅想后,终竟不得要旨。但既然有所琢磨之,自是勾勒得一些词句,故勉强穿凿点染出一首不成体例之拙作,今不妨附之于下与各位方家共赏吧。 《七律·(杂色)五彩斑斓》 五彩斑斓耀眼睛,勿须憨问取谁赢。 黄沙有醉丹霞饰,黑夜无辉皎月行。 白雪红梅相衬美,蓝天碧海各争名。 风光旖旎难瞑睫,岂可痴痴一色倾?
最后修改于 2024-02-07 14:57
阅读(?)评论(0)
上一篇: 【诗词大观园】五律·花中五君子(集锦)
下一篇:诗词赏析(第二十九期)《七绝·陶笛》
|
||
评论 想第一时间抢沙发么?