诗词赏析(第二十三期)《七律·初夏感怀》

分类:杂文杂说 | 标签: 诗词   赏评   杂言  
2023-05-29 19:45 阅读(?)评论(0)
诗词赏析(第二十三期)
文/冷雪散人
  本期解读的是木初诗语女士之《七律·初夏感怀》。
  作品原文:
桐花谢却念春深,杏痩樱肥夏已临。
月季缤纷堪悦目,蔷薇淡雅可清心。
年年祈愿年年盼,岁岁相思岁岁寻。
寸寸柔肠随雁影,幽幽别绪付瑶琴。
  译文:
  眼见桐花纷纷凋谢去了,(我)感念时节今已过晚春;同时杏花也飘零消退,樱花开得正艳丽繁盛,明显初夏的气候已悄然降临。且适值月季缤纷的时候,花开得甚是灿烂悦目;另蔷薇花之淡雅,亦可令人无比清心。——哎,(我)是一年又一年的祈愿,并盼望着佳音;是一岁又一岁的相思,并探寻着(你)的消息。将(我)绸缪的寸寸愁丝,都随高飞的雁影寄向远方;相别以来幽幽的思绪情怀,都付与了眼前的古琴。
  赏析:
  首联:“桐花谢却念春深,杏痩樱肥夏已临。”在此诗人首先通过描述桐花、杏花的相继凋谢,樱花正艳丽的绽放,来点明了时间的节点——初夏。
  况且,桐花是春季里晚开的花朵,自古乃宽泛意义上的“殿春”之花。宋人林表民《新昌道中》就有“客里不知春去尽,满山风雨落桐花。”的诗句。另外,桐花的花语有情窦初开,对感情困惑而心绪不宁等说法。
  杏花花期也基本是季春时节,清香怡人,颜色各异。花语有娇羞、疑惑、少女的慕情等含义。樱花花期因地区和气候不同而有所差异,一般来说在每年春末至夏季之间。花语同样有对幸福的追求、对希望的期盼、对爱情的向往等寓意。
  颔联:“月季缤纷堪悦目,蔷薇淡雅可清心。”于此诗人由对“月季、蔷薇”花卉的竞相开放,艳丽夺目,进一步描绘出了初夏季节令人陶醉的美好景象。
  这里月季、蔷薇,皆于春末夏初时节,方始开放的花卉。而月季花色缤纷、绚丽多彩,花语代表等待有希望的希望,纯洁的爱等涵意;蔷薇花色淡雅,璀璨不俗,花语则代表着对爱情与爱的思念等寄意。
  颈联:“年年祈愿年年盼,岁岁相思岁岁寻。”此处“年年、岁岁”虽说皆为一个意思,经得诗人将“祈愿、盼,相思、寻”的巧妙勾勒,使叠字丝毫不见多余与雷同,可谓是慧心巧思了。
  然此颈联结合首、颔二联的意境来看,却转承得未免有些突兀,于前二联之衔接上缺乏落脚点。再说,倘此单纯就花卉而言,显然不成立,毕竟花开年年有期,与“我”负约者只能是人。是以应将起句改为“桐花谢去(又)春深,”为何建议取用一“又”字,留待“总结”时再大致一说吧。
  尾联:“寸寸柔肠随雁影,幽幽别绪付瑶琴。”此结是由颈联“盼、寻”的引申,因而有回想起“雁影”迁飞,以及眼前的“瑶琴”,来寄托了长久别离的情怀。
  此处“寸寸柔肠”一语,大抵是对宋代女词人李清照《点绛唇·闺思》一词:“寂寞深闺,柔肠一寸愁千缕。”之化用。而“幽幽别绪”一言,则不免有唐代韩偓 《别绪》一诗:“别绪静愔愔,牵愁暗入心。”之同感意。另“瑶琴”就是古琴,又称玉琴、七弦琴,中国传统拨弦乐器,属于八音中的丝。古琴音域宽广,音色深沉,余音悠远。
  总结:从全诗来看,这是诗人借着所怀思之人当初分别时的初夏为节点,写作之思怀忆人之诗作。对于所怀忆之人诗中无意言明,但通过采用数种花之花语来看,大概能够揣测之,而此也并不重要。然全诗除却有个别关键字眼的斟酌不甚到位外,其情感勾画颇为细腻,遣词造句也颇见考究,不失为抒情怀人此类题材的一首用心力作
  至于为何建议将一“念”改用“又”字,只因起句“念”字意境上衬映不足,使得于颈联的转承上很有脱节之嫌。若取一“又”字作引领,不仅颈联的衔接得以依托,兼之尾联“柔肠、别绪”的相映成辉,方能使全诗带入一种与思念之“人”一别,时今已有经年(几年)的氛围感来。
  因绝句、律诗(排律除外)字数固定,在有限的字数上,自是一字一句皆得仔细斟酌。有时因一个字而全诗出彩者有之,或因一个字而全诗暗色者亦有之。不然,岂得有唐代贾岛《题诗后》曰:“二句三年得,一吟双泪流。”如此之感叹来。
  然此诗作是诗人原用“念”字意境融合,还是改用“又”字更为贯通全局,各位方家也无妨各抒己见,说一说自己的看法吧。
 
表  情:
加载中...
 

请各位遵纪守法并注意语言文明